《谁说我结不了婚》是一部很神奇的电视剧了吧,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婚姻和现实生活的思考和热议。目前中国适婚人群也备受关注。那么,今天通过《谁说我结不了婚》这部电视剧来聊聊,不婚背后有什么样的社会现象?会引发什么思考?
《谁说我结不了婚》背后有什么样的社会现象?
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,中国目前适婚男性比女性多出三千万,这个数字没法填补,关于农村的剩男问题,出现了竞争激烈的求婚队伍,在县城里工作,回农村相亲,结果进去里面好几拨人都在相亲一个女孩子。
当然这个是有些露骨,就算不是如此,几个男子竞争一个女子也是常有,看谁更优质。就跟古代一样,但是那时候的标准是比较谁更强壮,更能保护自己,还有能够吃到食物,现在的标准是车子、房子、工作等等。
但凡相亲就会有一件事情,就是媒婆不单单考虑未婚的适婚男女,也挖掘离婚的男女。这就是社会的现状。
还有另一件事是,将婚姻等同于金钱的观念,已经不是一两个姑娘的想法,在此我想发声说一下,农村里面的这样的情况并不多,不能把极个别的现象拿来讨论,这个村里的现象不代表大部分分的现状。
自改革开放以来,物质上已经到温饱状态,可是现在的拜金主义倒是盛行的很呢,将自己的不安全感受制于金钱。听很多人说过,我的要求并不高,就是过平平淡淡的生活,可是平淡的生活是物质的,高物质的,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,反倒要求别人来完成。
对金钱的过度强调和追求,不仅仅是剩男求婚姻而不得的严重障碍,也是离婚率走高的原因之一。
《谁说我结不了婚》会引发什么思考?
当钱成为人的一种最高追求的时候,人的一生就只为一口饭活着了,和动物没什么区别呢。
当一件事变为常态以后,就会习以为常,想想都细思极恐,在非诚勿扰中有女孩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,这是很勇敢的女孩子,我们要思考背后的原因,拜金主义表面上是对金钱的盲目崇拜,实际上就是极端个人享乐主义,之前我也曾经陷入这个圈子里,人是很容易就被享乐主义带偏的,因为人性里面就有懒惰,这是原罪。但我们并不应该因为原罪就去妥协,这样你就不再是你了。
生而为人,不应该时时受到任何事物的支配,我们有思想,有行动,对于婚姻这种具体又个体的事情,不能评判到底谁是谁非,能做的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捍卫自己的权利,不沦为一种商品。那么,看过《谁说我结不了婚》这部剧,现实中的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思考呢